近年来,美国海军的全球部署计划显得捉襟见肘,这与美国航母的现状密切相关。据《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报道,新一代“肯尼迪”号超级航母服役时间再次推迟,使得美国航母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减少到10艘。五角大楼的报告指出,这种情况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常见。中国专家表示,尽管出现了服役推迟的情况,但从绝对数量来看配资平台网,美国拥有的航母规模依然独步全球。美国媒体不断警告“航母不够用”,本质上是其规模难以满足“全球部署”的野心。
“肯尼迪”号作为美国最新“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二号舰,服役时间一再拖延。政府问责办公室报告显示,建造材料短缺和造船厂劳动力问题导致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新航母生产进度缓慢。“肯尼迪”号于2015年动工、2019年下水,但此后迟迟未能服役。根据海军最新预算,服役时间从最初的2024年推迟到2025年7月,如今又推迟到2027年3月。尽管舾装过程中曾发生火灾,但真正造成服役延迟的原因在于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无法正常工作。这些装置在先前建造的“福特”号上就成为难题,造船厂正在将“福特”号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后续舰艇上。
弹药升降机用于快速安全地将舰载机需要挂载的弹药从航母甲板下方的弹药库提升到飞行甲板上。美国海军曾吹嘘先进弹药升降机可以大幅提高“福特”级航母的舰载机出动频率。目前“尼米兹”级航母配备有3台上层弹药升降机和6台下层弹药升降机,而“福特”级改用了先进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并配备了4台上层弹药升降机和7台下层弹药升降机。纸面数据显示,“福特”级航母依靠先进弹药升降机可将舰载机出动效率提高33%。然而,先进弹药升降机在没有任何陆基原型的情况下研发,暴露出一系列问题。2017年“福特”号服役时,舰上11台先进弹药升降机无一能用,直到2019年10月才有两台获得使用许可认证。
同样,先进拦阻装置也存在问题。它采用电脑控制的电动机来带动拦阻索,理论上能降低设备重量和减少维护成本。但在早期测试中,失败率超出预期的200多倍,直到2019年才获得使用认证。五角大楼作战测试评估办公室2024年的报告显示,尽管已经进行了实战部署,“福特”号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先进拦阻装置和先进弹药升降机依然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的推迟影响了美国航母的更新换代。现役11艘航母中最老的“尼米兹”号于1975年服役,由于后续舰艇建造迟缓,退役时间一拖再拖,最终确定在2026年退役。这意味着在“肯尼迪”号2027年交付前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国海军的现役航母数量将减少到10艘。类似情况可能还会继续上演,如“艾森豪威尔”号原计划在2027年退役,如今推迟到2029年,但接替它的“企业”号服役时间改为2030年,届时美国航母又将出现近一年的数量下降。专家表示,10艘“尼米兹”级航母的一半都是集中建造于冷战后期,如今美国海军面临这些航母更新换代的高峰,而造船工业正处于低谷期,因此保持全球部署的航母规模压力巨大。
美国航母数量减少导致全球部署计划频繁出现漏洞。例如2018年“美国航母全球空窗期”持续时间长达22天。今年3月,随着红海战事加剧,美国海军抽调正在西太平洋活动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前往中东地区,导致西太平洋出现“美国航母空白”。6月以伊冲突加剧后,美国海军又宣布刚部署到西太平洋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取消亚洲行程,转调中东。
新航母建造计划延误只是美国海军造舰难题的冰山一角。美国海军代理作战部长詹姆斯·基尔比承认,几乎在每一类舰艇上,建造计划都有所落后。首艘下一代攻击核潜艇SSN(X)的建造时间已从本世纪30年代中期推迟到40年代初;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首艇的服役时间也推迟至少一年。此外,“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主力舰艇也面临建造延迟的问题。
专家表示,美国媒体鼓吹的所谓“航母不够用”,其实是建立在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基础上。即便“肯尼迪”号推迟交付,拥有10艘航母的美国海军依然远超他国海军。因此,美国航母数量并非“不够用”配资平台网,而是以航母为代表的美国硬实力在下降,与美国坚持维持的全球霸权存在明显落差。就现在的趋势看,这种落差还将随着美国国防工业的持续衰退而越来越大。
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